今天起了个大早,周末放假在家,今天熊孩子也都没上课,上市场淘点好吃的东西,整一桌,犒劳犒劳辛苦学习的孩子们。平时忙没什么时间陪伴他们,趁周末好好聚聚,弥补一下。
炳哥生活在妈祖故里---莆田,是一个典型的沿海城市,每天餐桌上最常见的就海味,各种海产品了,刚刚来到市场门口,就闻到一股海鲜特有的味道,引领这你往市场深处走去,周末的早市特别热闹,人多货也多,蔬菜,水果,最多的还是各种海鲜什么有龙虾,鲍鱼,螃蟹……琳琅满目,当路过一个路边摊,大爷所卖的东西,把我吸引住了,竟然有这东西卖,太稀罕了。
驻足一看,大爷卖的,那可是正宗的“野货”啊!这“野货”炳哥好多年没见过了,实在太稀罕了,今天竟然在市场上能遇到。这野货相信城里人99%的人不认识,其实就是乡下人,没有差不多年纪的,估计也没几个认识的。哎妈呀,这不是暴露年龄了吗?哈哈哈,好尴尬,其实炳哥不老哈!
大爷买的这“野货”我们叫“古来”(谐音),它的学名叫:鳢鱼,现在很少能看见了,即使在乡下也不多见了,炳哥记得小时候和爷爷奶奶在乡下生活,那时候爷爷干完农活,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到乡间的溪里抓鱼了,这鳢鱼就是经常抓到的鱼,每次抓到这“野货”,晚上就是我的大餐时间了,拿它炖汤,那味道太鲜了,想想都流口水,浓白的汤汁,细嫩有嚼劲的鱼肉,还没小鱼刺,鲜到添盆底了。
这鳢鱼只生活在乡间的小溪里,对水质要求特别高,水质污染后就无法生存,自从乡下普及农药施肥后,溪里的鳢鱼就好像消失了一样,再也抓不到了。今天能遇到这“野货”,自己确认是鳢鱼后,一问价格才55元一斤,整盆炳哥都买了,准备回家好好搓一顿。卖鱼的大爷说炳哥是个行家,城里人很多都不认识这鱼,这鳢鱼是大爷从深山的小溪里捕到的,是纯野生的河鱼,现在乡下很多地方退耕还林后,水质慢慢好起来了,这鳢鱼才慢慢又繁殖起来了。
中间大的和旁边那条是乌鱼这“野货”讲真的很多人不认识,太稀罕了,炳哥手起刀落全买了,让大爷打包后赶紧往家跑,拿它炖汤来喝,那味道太鲜了,炳哥口水流出来了。
到家后炳哥将鳢鱼养在鱼缸里,迫不及待的捞了两条,杀了炖汤喝,炖这种纯野生的东西,不需要太多的食材和调料,简单的生姜,豆腐就足够了,吃的就是它原味的鲜。
将鳢鱼拍死后,用刀刮去鳞片,清除肚子里的内脏,纯野生的鱼比较干净,肚子里没有黑膜(而我们平时买鱼时都会发现,鱼肚子里有一层黑膜,一般在污染水质生长的鱼都有这层黑膜)。在切成块备用,鱼头和鱼骨单独留出备用。
取锅烧油,油温6成热后,倒入切好的鱼头鱼骨,煎制两面焦黄后,加入生姜片,大火爆香后,加入开水熬制鱼汤,大火烧开后,改中火熬制鱼汤,熬制10分钟左右,直至鱼汤浓稠纯白。
当鱼汤浓白后,倒入片好的鳢鱼肉,开大火煮开,加入少许盐调味,盖上锅盖焖煮1-2分钟即可。
当锅内的汤汁滚沸,鱼肉变白浮起,就熟透了,加少许香葱调味,即可出锅了。
章丘铁锅手工老式炒锅家用平底炒菜锅无涂层不粘锅燃气电磁炉适用淘宝月销量旗舰店¥.9¥.5购买已下架这道鲜的,口水很流的“野货”鳢鱼汤就制作好了,你流口水了吗?炳哥是边煮边咽口水的,一出锅就迫不及待的,来上一碗,太鲜了。这味道真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感紧招呼熊孩子们过来,过过瘾,儿子只喝一口,就大呼好喝。
这鳢鱼相信很多人 次见都会误认为乌鱼(又叫黑鱼),区别方法:
1、乌鱼的头较大,嘴比较尖,鳢鱼的头较圆而短,嘴较圆。
2、乌鱼的体形一般较大,而鳢鱼的一般都比较小,大的也就3-4两左右,乌鱼一条都要2-3斤。
3、乌鱼的斑纹一般是规则的片状,而鳢鱼的斑纹是条状的,鳢鱼身上还有不规则的分布点状白色斑纹。
4、就是 特征的,鳢鱼的尾部,会有一圈黄色或白色的圆点状斑纹,而乌鱼是没有的。
好了,你们知道怎么区别乌鱼和鳢鱼了吧!其实还是很好区别的,你们说是吧,如果你也遇到这“野货”千万别手软,感紧买回家吧,错过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再有了,现在这东西太稀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