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太湖吃你差点错过的美味

皮肤病治疗医院 http://m.39.net/pf/a_4779927.html

白鱼、银鱼、白虾

  塘鳢鱼、昂刺鱼、鳑鲏鱼

  ......

  吃过太湖里的一道道鱼鲜

  口味会变得很刁

  这也算“由奢入俭难”吧

  回想 次吃船餐,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一年,与数位同事 ,星期天去苏州光福吃船餐。车在太湖边行驶。但见太湖水波光粼粼,四处原野莺飞草长,泥土的芳香、青草的芳香、湖水的芳香,组合成一种在城市无法觅得的气息。

  ▲苏州太湖风光

  在光福渔业村,有个小小港湾,看得见太湖风光,却受不到狂风,打不到巨浪,实在是个平安的港湾。

  ▲湖光山色的光福渔业村水域

  渔业村为增加渔民收入,在港湾里开起了太湖船餐。问世后,名声鹊起,食客纷至沓来。船从一条、两条发展到十条、八条,从简易装修发展到星级装修,从一层船面发展到二楼、三楼。一条餐船俨然就是一家像模像样的饭店。

  ▲昔日的光福太湖船餐

  那年,我们去的那条船,船主姓金,是太湖船餐的首创者。后来,老金年纪大了,他的儿媳接了班。我们去的那天,老金还专程从家里赶来船上,与我们共进船餐。

  ▲历史图片:年石湖船菜。顾公硕摄

  窗外,是一望无际的太湖水,无风,细浪一排排,轻轻拍打船身,发出“啪啪”声响,让船微微有点摇晃。此景令人心醉。 太湖船餐,自然以太湖出产的鱼虾为主,船家说是“家常”,我以为应改为“经典”更为准确。

  ▲刚从太湖里打上来的银鱼和其他小杂鱼

  冷菜中有呛虾,选用的是太湖白虾。太湖鱼虾中,最 的是“太湖三白”,分别是白鱼、白虾和银鱼。

  ▲太湖三白

1太湖白虾

  白虾个头不大,虾须特长,柔柔的,通体透明,人称长臂虾,俗称水晶虾,我则把它叫作“太湖精灵”。金友理《太湖备考》卷六说:“白虾,色白而壳软薄,梅雨后有子有肓更美。”

  ▲太湖白虾

  太湖白虾, 生吃,用白酒呛过,用红腐乳露蜜一下即可食用。那虾肉,含在嘴里甜津津的。

  ▲炝白虾

2鳑鲏鱼

  那天的太湖船餐, 道热菜上的是油氽鳑鲏鱼。据说,这种小鱼至今尚不能人工饲养, 。鱼不大,长得挺俊,两头小,中间大,模样有点像海鱼中的鲳鱼,热带鱼中的菠萝鱼,只是鳑鲏鱼个头要小得多。

  ▲油氽鳑鲏鱼(短小者)

  鳑鲏鱼、窜条鱼都是野生的小杂鱼,一般是上不了桌面的。从前苏州大户人家,家里汆鲫鱼汤,先要买一斤鳑鲏鱼煮汤,取其汤,弃其鱼,然后用那个汤来汆鲫鱼。这就叫讲究。

  ▲鳑鲏鱼

3塘鳢鱼

  吃太湖船餐,塘鳢鱼、昂刺鱼也是必吃的,一般是两选一。塘鳢鱼在油菜花盛开时最肥,苏州有“菜花塘鳢鱼”一说。塘鳢鱼一般也长不大, 的也不过二两左右,那已经算是大鱼了。

  塘鳢鱼在苏州的菜馆一般有三种烧法:

  大一点的塘鳢鱼,拿来红烧,称作“正塘”,是一道各客菜,即一客一份,服务员分盆的。“红烧正塘”一般用春笋片打底。但这道菜很难烧,一不小心,鱼头会掉,掉了便称不起“正塘”了。

  第二种做法是熏塘,用做熏鱼的办法,先把鱼在大油锅里氽,起锅后,沥干油,将卤汁往鱼身上一浇,味道不错。

  小的塘鳢鱼是用来炖蛋的,塘鳢鱼炖蛋,吃的是原味,而且那鱼的鲜味都跑到鸡蛋液里去了。那份炖蛋是会让人掉眉毛的呀。一般的寻常百姓人家都会做这份美味。

  ▲塘鳢鱼炖蛋

4昂刺鱼

  昂刺鱼,身披黄盔甲,嘴留小胡子,头部还有两把质地坚硬又粗壮的“大刀”。昂刺鱼脱水后会发出叫声,故东山人叫它“汪牙”。

  ▲红烧昂刺鱼

  昂刺鱼没细骨,红烧也可,太湖人最喜欢的烧法是“昂刺鱼莼菜汤”。我外婆,我母亲都很擅长做这道汤菜。记得那一次船餐,我们吃的便是它。

5太湖白鱼

  吃过腐乳露呛白虾,吃过银鱼炒鸡蛋,最期待的自然是“太湖三白”中的太湖白鱼。

  ▲太湖白鱼

  关于白鱼,历史上多记载。遁园居士在《鱼品》中说:“江东,鱼国也,为人所珍、自鲥鱼、刀鰶、河豚外,有白鱼,身窄而长,鳞细肉白,甚美而不韧。”

  白鱼并非太湖特有,其他湖泊也有。然叶梦得坚持“太湖白鱼实冠天下也”(《避暑录话》卷下)。我也是赞同叶梦得观点者。

  太湖白鱼长相俊美,大大的眼睛,即刻让一张脸生动起来,嘴巴微微有点翘,太湖人称它“翘嘴白鱼”。

  ▲清蒸太湖白鱼

  太湖白鱼一般是清蒸食用,大的一切三,小的一剖两,蒸前 盐花搭一搭,盖上干荷叶,用小石鼓墩压上个把小时,这样蒸出来的白鱼不仅入味且提鲜了,鲜从来是与咸为伴的,菜肴太淡自然品不出一个鲜字来。而且暴腌后鱼肉呈片状,比活杀后即清蒸味道要丰富得多。

6 鲢鱼头

  苏州人讲“无鱼不成席”,但太湖船餐吃的几乎就是全鱼宴。仲春时节,在苏州菜馆用餐点汤,一定就是“腌笃鲜”了,而太湖船餐,上的却是鲢鱼头粉皮汤,似乎有点不合时宜,这应该是冬令菜肴。

  ▲鲢鱼头粉皮汤

  但在太湖,在船餐席上,面对一砂锅的鱼头汤,丝毫不会感觉突兀,因为那是太湖里的鱼啊!人嘛,就是心随景转,在那样的环境里,吃什么都是美味,何况吃的又是游弋在太湖水中的鱼。

  ▲刚出水的鲢鱼

  那一次的太湖船餐是难以忘怀的。以后虽也在东山、昆山等地用过船餐,但总不如光福那次印象深刻,也许是先入为主吧。

  时隔多年,我又一次站在光福船餐聚集的太湖港湾,却是见不到昔日的热闹与繁华,见不到湖边的桅杆与楼船。这是怎么回事呢?

  打了个电话给老金,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老金在电话里说,船餐还在的,只是从水上搬到了岸上,从船上搬到了屋中。那还能叫船餐吗?这是为什么?

  老金在电话中爽朗地笑着,“为了太湖水”,“为了子孙后代”。

  我的心一下子被点亮了。是啊,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喝上干净的太湖水,我们应该有所割舍。

  心有点热,不觉脚步轻盈,按着老金的电话导航,朝着开在岸上的太湖船餐馆走去。

内容整理自网络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fery.net/afhzp/240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