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序
整本书阅读内容
整本书阅读目标
学段总体目标
学段
一上
各种绘本和简短的图文故事
阅读自己喜欢的绘本和图文故事,体会读书的快乐;尝试对读过的故事做出自己的评价;乐于把故事读给别人听或讲述读过的故事。
尝试整本书的阅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别人介绍读过的书。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一下
童谣和儿歌(《读读童谣和儿歌》等)
诵读童谣和儿歌,初步感受童谣和儿歌的语言韵味、内容趣味;乐于交换分享自己的书;分享自己喜欢的童谣和儿歌时,能尝试说清楚喜欢的理由。
二上
童话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小鲤鱼跳龙门》《一只想飞的猫》《孤独的小螃蟹》《小狗的房子》等)
学会看封面,识别书名和作者,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能根据图文关系和关键字词把握绘本或故事书的基本内容,乐于向他人分享读过的童话故事,介绍自己读过的书;尝试有理由地说出自己对故事人物的看法。
二下
儿童故事(《神笔马良》《七色花》《一起长大的玩具》《愿望的实现》等)
学会看目录,通过目录了解大致内容,快速找到有关内容所在位置;能根据关键信息把握故事情节,运用联结策略,结合生活体验,理解故事内容,乐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介绍自己读过的书。
第二学段
三上
童话故事(《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等)
阅读时发挥想象,并把自己想象成童话故事的主人公,体会童话传达的美好情感,感受童话的魅力;尝试学习制定整本书阅读计划,学习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等读书方法,抓住关键信息梳理故事情节,理解(评价)童话故事主人公的行为和想法,积极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尝试创作自己的童话故事。
阅读整本书,学习梳理其中的内容,和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下
寓言故事(《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
运用提问、联结等阅读策略,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并能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内化寓意;通过辨识、批注、故事分享等活动,提升阅读兴趣和水平,体验阅读的快乐。
四上
神话故事(《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选编》《希腊神话故事》《北欧神话故事》等)
阅读中发挥想象感受神话情景、情节和人物的神奇,对神话产生浓厚兴趣;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等读书方法,边读边思考,亲近神话人物,迁移想象和表达;尝试对比探索不同地域、民族创世神话、英雄神话的异同,初步了解神话的诞生和精神传承的价值,感受神话永恒的魅力。
四下
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看看我们的地球》《灰尘的旅行》《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等)
运用“提问”“确定重点”等阅读策略和圈点、勾画、批注等读书方法,梳理文本的关键信息和要点,借助网络等媒介查询相关资料,联结生活体验读懂文本介绍的知识和探讨的问题;将文本阅读与探究现实问题相结合,学会有理有据地思考、表达。
第三学段
五上
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故事》《欧洲民间故事》《非洲民间故事》《天方夜谭》等)
通过对比阅读,了解民间故事的内容和结构特点,探讨民间故事表达的主题和一般的人物形象特点,体会民间故事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创造性地讲述分享民间故事。
阅读整本书,熟练梳理文本内容和结构,积极向他人推荐读过的书并清晰地说明推荐理由。
五下
古典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
探索并运用熟练阅读古代长篇小说的一般方法;了解章回体小说的结构特点,利用其结构特点把握故事情节内容;聚焦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形象进行品读,学习做读书笔记,能有理有据地评价人物;品读小说语言,体会文化魅力,丰富语言体验。
六上
成长小说(《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等,主要是以儿童为主角的成长小说)
了解成长小说的内容和主题特点,能运用人物图谱等工具梳理人物关系;梳理故事情节,有理有据地分析人物形象,做读书笔记,撰写简评,积极交流分享阅读收获。
六下
外国名著(《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等,主要是儿童文学名著)
能熟练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等读书方法,梳理文本内容和结构,写出内容梗概;积极做读书笔记,能针对印象深刻的地方和重要的故事人物,有理有据地写简评,并积极与他人交流研讨;探索、交流、借鉴阅读外国名著的方法,通过比较同一部作品不同译本的语言,学习鉴赏语言和选择自己喜欢的译本进行阅读。
从上面的梳理,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整个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 一个单元任务安排,既是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发展的继续进阶,同时也要为全面评价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发展水平提供展示平台和依据。所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业评价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