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落水
孙永兴
憨二带我去上海装废氨水。对我来说,成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苦累闭塞,有一次到外地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而且去远东 大都市,真是求之不得。
到上海得走二百里水路。两人摇一条五吨农船,顺风扬帆,逆风拉纤,微风摇橹,三天三夜,才到俗称“老港”的上海苏州河。这时,我背上起泡,两手酸麻,已经筋疲力尽。船靠码头,一切顺利,不一会,就灌满了一船废氨水。憨二用竹篙撑开船头,我在后面摇橹扳梢。船儿晃了一下,一股呛人的氨水味,夹杂着苏州河里难闻的污水味直冲鼻孔,熏得人头晕目眩。我站立不住,催憨二赶快掉转船头,打道回府。
憨二慢悠悠地放下竹篙,把我们的船系在邻船的船帮上,坐了下来,点起一支“飞马”牌香烟,吸起来,说:“猴急什么?这辰光,哪有起锚开船的?”
的确,河面上,七八十米宽的苏州河,已被农船挤满,静静停在那里,就像煮熟了一锅饺子。河中心有几条庞大的铁驳船,船工站在高高的船头上,用竹篙吃力地将农船往两边撑开,挤出一线航道,磕磕碰碰地挤过去。农船上的人,有的做饭,有的闲聊,有的干脆上岸兜风去了。
“看到没有?这些船都在‘守落水’,”憨二摆出一副见多识广的架式说,“你放心睡觉,或者干脆上岸兜风,有我在这里看船。”
其实,所谓看船,无非是怕人家把船橹与竹篙顺手牵羊拿去,船上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守落水”这话我懂。“落水”就是落潮,上海地处东海之滨,潮汐大,船借着潮水的冲力,不费力气,就能漂流很长路程。“守落水”还演变成吴语中的成语,也叫“吃落水”,见到大款,或大吃场,低声下气跟在权势人物后头,摇尾乞怜,求得残羹冷炙。这话不好听,往往遭人非议:“‘吃落水’得到上位,有啥希奇。嗟来之食吞下去,到头来还不梗了喉咙?”
我实在太累,没有上岸游玩的雅兴,随意把身体蜷曲起来,倒在后隔舱里呼呼大睡。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河面骚动起来。我醒了,天已全黑,乌蓝的天上繁星闪烁,我下意识感到,“老港”开始“落水”了。只见憨二坐在船尾,掌着船舵,表情严肃。本来密密麻麻挤在一起的农船,漂散开来,船与船之间露出油黑的污水,也像黑乎乎的夜幕。那个时候的苏州河,被称作“远东 污水河”。船行得很快,从岸上飞速向后闪去的路灯看来,船的速度并不比掀起巨浪的汽艇慢。这么快的速度行进,但是,船没有一丝晃动,也没有一点声响,就像在玻璃上滑行。
黑不溜秋的夜色中,先是两岸繁密的灯光,向后奔驰,接着,灯光稀疏起来,近处的灯在闪过,远处的灯不怎么动,好象大地在旋转。船滑行了足足一个多小时,船速慢下来了,前面灯火繁密处,是上海郊区乡镇黄渡。掐指一算,这段路如靠拉纤手摇,得走整整一天。
老港的污水已经远远抛在身后,展现在眼前的,是被杜甫赞为“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的吴松江,俗称清扬江。江河开阔,水流清澈,甜甜的夜风迎面吹来,把我数天来的劳累和肺腑中的浊气一扫而空。
古人云:“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磁基,不如待时”,真是智者之言。不过这种机会很少,来去二百里水路,仅捞到四十里落潮水力,大半路程还得用汗水来换取,如果全部寄希望于取巧,是不现实的。
年刊登在《扬子晚报·繁星》
这是我在报刊上发表的 篇文章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孙永兴,笔名虞城憨憨,谢桥中学退休教师,近年搦笔属文,报刊发表散文、小说、传记等二百多篇,各类得奖三十余次。相关链接
孙永兴
虞城面馆
孙永兴
南门坛上
孙永兴
礼云子(蟛蜞籽)
孙永兴
李家桥薏麦
孙永兴
龙骨水车
孙永兴
菜花蜢蜢
孙永兴
雪里青
孙永兴
塘鳢鱼
孙永兴
掼大麦
孙永兴
黄鼠狼
孙永兴
野菜
孙永兴
丝瓜
孙永兴
生瓜
孙永兴
捕蟹
孙永兴
芦穄
孙永兴
竹笋
孙永兴
泥鳅
孙永兴
踏笼
孙永兴
红豆
孙永兴
州塘
孙永兴
祖师山
孙永兴
李闸路
孙永兴
小南园
孙永兴
祝家河
孙永兴
坊桥头
孙永兴
阁老坊
孙永兴
言子桥
孙永兴
紫金街
孙永兴
栗里茶室
孙永兴
兴福寺拾零
孙永兴
虞城方塔园
孙永兴
灵公殿、燕园
孙永兴
六弦河、七弦河
孙永兴
青果巷、焦桐街
孙永兴
引线街沈宅、钱宅
孙永兴
诗意蜗居——唐氏宅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