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说,“杭州以土步鱼为上品。而金陵人贱之,目为虎头蛇,可发一笑。”
如今,苏南皆俗称塘鳢鱼为土步鱼,苏中一带则叫它虎头鲨——不要吓到,其实它们也不足一虎口长。
春日头筹,归了这条看起来有点丑的小鱼,秘密在于其肉多少刺、细腻鲜美,尤其以脸颊上那两块如豆瓣大小的腮帮肉著称,与螺肉、河虾、竹笋、春韭共称为江南五大春菜名鲜。
在每年三、四月前,正处产卵期的塘鳢鱼口感 ,被认为是塘鳢鱼中的上品。用塘鳢鱼为食材的“咸菜豆瓣汤”听起来平平无奇,想吃可没那么容易,如果在饭店吃,价格就能吓到你。塘鳢鱼身上最宝贵的,就是它腮帮子上的那两块肉。细嫩,洁白,鲜美,形似豆瓣,而且散发着一股异香,就像是旧时小家碧玉用的那种胭脂一样。其实这是鲈形科鱼类的共同特点,黑鱼,鲈鱼,桂鱼都有。但塘鳢鱼小,如果脸上那块肉如蚕豆瓣大小,可想而知这条塘鳢鱼差不多要二两以上了。一大碗咸菜豆瓣汤,需要汇集二两左右的塘鳢鱼数十条,你说稀罕不稀罕?
整条鱼炖蛋十分家常,但一碗上过国宴的“咸菜豆瓣汤”才更绝,一个个豆瓣其实是塘鳢鱼的脸颊肉,一条鱼才两枚,一碗汤得多少条塘鳢鱼来伺候呢!材料难得,做法却非常简单。越冬的雪菜切成细末,先用猪油炒一下。加塘鳢鱼熬制的鱼汤烧开,小火滚个两三分钟让味道融合。此时把腌制好的豆瓣肉均匀的下到锅里,稍烫即可出锅。此时肉质细嫩如豆腐,稍有犹豫豆瓣即老,不堪吃了。
这道汤菜,远如明代的朱舜水,张澜之吃过,张澜之还曾留下“瓣滑嫩极美人脂,而落咽喉三两金”的诗句来形容肉质细嫩,昂贵。近一点的,有上世纪60年代,宋庆龄先生在上海接待朋友时吃过。70年代柬埔寨亲王更是在苏州连吃两回。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