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钓乌鱼封面新闻

讲述人:傅全章(龙泉驿)

成都龙泉驿一带,原来有很多堰塘和冬水田,是乌鱼繁殖生长的好地方。乌鱼在民间被叫作乌棒,喻其体型如棒也。

麦收时节开始到整个夏天,堰塘里的乌鱼要浮出水面晒水。我们用一根长竹竿,顶端系上有粗大的乌鱼钩的麻绳,鱼钩穿上一条活的小鲫鱼。穿鱼时要用钩尖先穿过鱼的背部,再从鱼鳃处把鱼钩拉出,这样小鱼才不会死。

当看见有乌鱼游着或停着晒水时,我们小心翼翼地将竿伸出,把麻绳上的小鱼轻轻放在乌鱼前方一尺左右的水下约寸许的地方。如乌鱼对鱼钩上的小鱼感兴趣,它会专注地盯上一会儿,然后猛地上前咬住小鱼,拖住就走。

这时,持竿人要将绳线放松,让乌鱼拖去。此时不能提竿,否则十有八九会失望,因它还没吃稳。当看见水面有一团水泡冒起时,赶紧提竿,十有八九会成功。

当我们发现乌鱼产卵的地方以及鱼卵孵化后乌鱼带着一群小乌鱼仔游走的地方后,利用乌鱼保护后代的本能,用钓乌鱼的竿,在鱼钩上穿上鱼或蛙或蚱蜢或螺蛳肉,在鱼卵旁或小乌鱼群中不断用鱼钩上的东西去点击水面,故意逗惹。

老乌鱼见到侵犯物,会愤怒地一边发出“啵”的声音,同时张口咬鱼钩上的东西。见它咬着了,立即提竿。这种逗乌鱼的方法,关键在于发现产卵的地方。无论堰塘还是栽秧的冬水田,乌鱼产卵的地方常在堰塘或田块的四角,或在岸边有树的浓荫水下面。

乌鱼夫妻选准地方后,会用鱼尾扫拢一些杂草或拱倒一两株秧苗。母乌鱼产卵后,乌鱼夫妻又会用鱼尾将散乱的卵块扫拢在杂草或秧苗间,形成一团黄澄澄的卵团,走近了很容易发现。有经验的人,会在离卵团较远处,闻到腥味而知附近有卵团,循腥搜索,都会找到。

卵团形成后,母乌鱼到附近休息觅食,公乌鱼在卵团下守护,防止小鱼、青蛙去吃鱼卵。我们先逗钓起肚皮麻黑的公乌鱼后,白肚皮的母乌鱼会回来接着守护,可再钓起母乌鱼。

乌鱼捉回家后,用父母教给我们的方法剖鱼:将一根竹筷从乌鱼口中插入,直到腹底。此时的乌鱼直挺,便于剪鳍、剖开、去脏。用泡青菜、泡红海椒、泡仔姜、藿香或茴香叶等佐料,煎煮成家常泡菜乌鱼,清香可囗,是农家打牙祭的一道美食。

那时,由于乌鱼太多,人们总说乌鱼肉粗,乌鱼头更是无人会要,丢弃一地,还说什么“鲫鱼头,鲤鱼腰,乌棒脑壳当柴烧”。

乌鱼如果捉得少,不好下锅,我们就直接用黄泥抹在乌鱼身上,放在灶内燃烧后的火灰中煨烤。烤熟后,剥去黄泥和鱼皮,直接蘸上豆瓣吃,口感很不错。

有时在野外也可烧烤乌鱼吃:先用纸包上一点盐巴备用。或在田埂上,或在荒坝里,在附近扯一些枯草或找一些枯枝堆在一起,点燃后,把乌鱼直接放进火里烧煨。

取出乌鱼后,剥去面上那层甲皮,露出白生生的鱼肉,抹上一点盐巴,那个香,那个乐,不亚于吃碗里煎煮的乌鱼肉。

如今,人们把乌鱼当成高档菜。听人说如今的乌鱼多是人工养的,真希望水环境好后,河塘里有更多野生的乌鱼。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fery.net/afhhy/587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