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悄悄潜入溪流、田园、森林、湖泊,翠绿树叶上的露珠浮出朵朵美丽的雕花,粼粼闪闪,霞光闪烁。一阵微风摇曳,树叶上剔透露珠颤颤巍巍纷纷掉下来,“簌簌”响动。
昆山,一个“养眼”之地,美似乎无处不在。
它在江南小镇,周庄、锦溪、千灯、巴城……时光仿佛变成了有韵脚的诗,黛色瓦房在清风里低吟,水田里的蛙声一片,远处蜿蜒的老街升起了袅袅炊烟。
它在湿地、原野里,霞光流泻下来,与摇曳的芦苇荡、自在的鸟儿打了个照面。蓦地一声响起,惊起了飞鸟,游鱼却依旧懒洋洋的。
它在哪?它还在湖畔,阳澄湖、淀山湖;它也在田园、乡村……这样的昆山,养眼至极,你我便极易产生出一份归隐之心,不在乎地老还是天荒,不在乎遇见是什么形式!
“养颜”美的基调,总是让人产生出美的心情。而这一切遇见,都抵不过昆山的一眼之下,你在小路那一头,已然暮色西下,等我归来。昆山的美景养眼,似乎也总能让人生出一份旖旎心思。
隐梦江南,融入昆山隐居美学的精髓,正福草堂、花间堂、浮点禅隐、富力湾会所、长泰健壹酒店……就想住在昆山不走了。木有办法,美景颜值高,看着舒服,也是非常养颜的。
私密惬意的桃源生活洗脱都市压力,或一处静谧古镇,一切似旧非旧的修饰,让时光更具典雅韵味;或一湾清澈湖泊,点缀着休闲度假,空灵而深邃的品质设计,再配上24小时管家式服务,一抹清丽风景,既有浪漫度假的心情,也时刻感到如家般温馨。
“养肺”森呼吸,仿佛阳光都是碧绿色的,在大片大片的竹林里、水杉林里,在密林深处,在草丛深处,在田园,鸟虫争鸣响彻在天地间。徜徉,放松,仿佛我们也与这片绿融为一体,无忧无虑,身心轻盈,任意呼吸。
这是昆山式独有生活姿态,在花桥天福湿地公园、城市生态森林公园、亭林园……人们漫步、骑行、慢跑、垂钓,以健康动感的生活节奏,与大地一同呼吸。
没有任何束缚,这更像是一种大隐于市的悠然生活。左手是繁华如梦,右手是桃源世外。在有形的空间里,所有人都可以任意转换姿态,体验那份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逍遥时光。
“养胃”饮食在*帝内经里,是“养”的一种重要方式。顺应四时变化,从口舌入,达到保养精神、元气目的。此养,正是昆山“不时不食”的养胃之精髓。
于是昆山人只在菜花开的时候吃塘鳢鱼、只在清明前嘬螺蛳、在小暑的时节里不忘记吃*鳝……不时不食,在昆山有着很大的讲究。它更像是湖畔的本土味,湖荡漾环绕滋养着灵秀的昆山,靠水吃水也成了昆山人的不二选。阳澄湖大闸蟹等湖鲜水产、水八仙,是昆山人餐桌上最常见的选择;再配上独有的技艺,昆山人将舌尖上的生活日常变得多姿多彩。
油焖茭白、清炖鲈鱼、芡实虾仁……索性在昆山找个农庄大快朵颐一番,星期九、创意生活农庄、田园岛农庄、大唐生态园……有农家美食不说,还有各种新鲜水果可采摘呢!
“养耳”养在昆山,还是一种悦耳之音,如昆曲、评弹、宣卷。一出好“戏”,或在园内,或在空旷地上,夏日傍晚,凉风习习之时,好戏上演了。闲坐在此,听高处艺人吴侬软语的唱腔,昆曲缠绵,心情美不胜收。
这份悦耳,在昆山亦是一份自然天籁。湖畔,习习湖风,码头闪烁的渔火,小路那一头的菩提树茶,都是有声音的;田园乡村,粗茶淡饭,鸡鸣狗吠, 的景致融入生活又是另一种声音……
悦耳之音,昆山人的小日子有滋有味。这更像是一份保留了原本的沉稳与朴素,昆山悦耳,易引起人情感共鸣,却又多了一分清新主义,正中下怀。
“养心”中庭的枯水庭院最有意境,穿过幽深走廊,便是一重庭院一道风景。再往里走走,便有文人雅士都爱的竹、松,仿佛远离了红尘喧嚣,豁然开朗的庭院、假山、水榭,踏入了另一个空间。
从不同角度望过去,不一样的景致,似乎都有一份禅意。这正是昆山人骨子里隐藏的一种逍遥情怀的实物体现;从千年前到现在,昆山人都爱将自家庭院构造成这样一个空间,让居住也成为一种不经意的修行,日常生活点滴就能达到养心的境界。
往昆山的那些老宅走走,沈厅、张厅、沈万三故居、顾炎武故居……再往昆山人都爱的禅意栖息地看看,华藏寺、崇宁古寺、延福禅寺、全福寺、莲池禅院……禅的意境融入生活,是昆山人都爱的一种静。人归自然,安静幻化,驻足思量,心性开朗,大有“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之境。
化繁为简,将更品质的的生活隐到唯美的风景里去;古往今来,一曲姹紫嫣红,将繁杂心事摒除,化为悦耳之音;回归自然,将红尘中虚虚实实的事物,消遁在自然山水、田园乡村中……昆山的这份“养”,在美景、美食,亦在生活点滴。
(更多旅游资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