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迎来了变化与欣喜,餐桌上也有了新的话题,约了在家居设计上趣味相合的朋友吃饭,还是在彼此最熟悉的福。老房子的木窗半开,传来春雨淅沥,室内灯光昏黄,交谈一片热烈:Liaigre的青铜与木纹是低调优雅,Cassina的昌迪加尔和LC2是永恒经典,中式红木的话选苏作还是仙作?遗憾MolteniC的航运太慢、工期太长……既然是探索新的领域,那就尝试餐厅的新菜,九道式当季菜单,节奏舒缓。欢迎水果搭配订制款西式青花冷菜拼盘是三道小品:从广东选来的海蜇头,厚且脆,中间一层接近透明质,点缀漂亮的茴香根,淡淡飘香。卤鲍鱼卷裹稻庭面,一齐送入口中,竟和谐地融合,一时分不清是鲍鱼的软糯还是乌冬的柔韧。貌不惊人的春卷,我好喜欢,咬开来里面是莴笋和文蛤,鲜嫩湿润,清新怡人。汤品清新淡雅,用了三到五年的老母鸡,汆烫西施蚌,柔软又甘甜,春笋幼嫩得令人心颤,细微一片,鲜中带咸,原来是额外在鸡汤里煨过,于是格外珍惜,低头喝汤,闻到了香芹叶飘出的香气,好香。稻草肉是店里红烧肉的改良,稻草上桌前已经剪断,出落一块丰腴的五花肉,选自安徽的黑毛猪,借用樱桃的果味,烧了足足四个钟头,肥肉油都流走,肉香嫩甜美。一旁的荷叶饼,温热中带好看的淡红色,一问,原来是加了甜菜根,真好。春天的塘鳢鱼啊,鲜嫩细滑,稍带软刺,仿佛带来了一池江南春水!小小的鱼脯,用糟溜做法,不用筷子夹,而是用小勺舀,配上六年生的百合,厚瓣微脆,清甜滋味。蟹粉舒芙蕾,是福多年前的原创,现烤的法式甜点融进了上海人喜欢的大闸蟹,吃的时候喷一点黑醋,趁热搅拌开来,满是柔甜鲜美,又合着蟹鲜,往年蟹宴的时候常吃,今晚是经典回首。江鳗,取最肥的一段红烧,这就回到了上海菜的浓甜。花胶做一层脆壳,淋黄焖汁,这道菜是店里的创新,遗憾汁水裹不住花胶,稍显淡了,底下垫的青米苋,倒是嫩得喜人,片叶不留。 上桌一煲春夏之交的米饭!来自春天的小豌豆,青嫩,属于夏天的小龙虾,鲜红,大米浸润了虾汁,樱花虾细琐点缀。盛饭的时候,服务员会问:“喜不喜欢锅巴呀?”“欢喜额、欢喜额!”于是等候片刻,换来红情绿意、脆香一碗。甜品用到了青浦本地白鹤镇的草莓,搭配佛手柑冰淇淋和柚子几丝,甜盈盈收尾。走的时候,特意留心,发现店里的家具流露出岁月沉淀的润泽木色,静默如迷,沉稳耐看,一如当晚的菜式,当春发生,润物无声。更多本帮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