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乡村美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
  黄河万里志东流,纵马青山闯九州。黄河在齐鲁大地奔流,流经9市、25个县(市、区)。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山东黄河沿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全省全市上下正奏响高质量发展“黄河大合唱”。

  在这曲“大合唱”中,长清也奏响了这样的旋律——打造北纬36.5°黄河风情带,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黄河济南段全长公里,长清文昌街道正处于中点处,位于东经.8°、北纬36.5°。人体的正常体温在36.5°左右;一年天更是蕴藏着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的人生智慧,因此将沿黄段命名为北纬36.5°黄河风情带。

描绘青绿底色

  长清把保障滩区百姓生产生活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在文昌街道先后修建10.9公里护城堤,改造提升15个旧村台,建设42.6公里撤离路,让黄河滩实现“大变身”。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秉承这一理念,长清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围绕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加强北大沙河河道治理,实施管网改造、雨污分流、黑臭水体治理等河道综合整治工程。

  围绕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生态廊道,实施黄河堤防绿化提升工程,在撤离路两侧种植了2万余株海棠、黄金槐、杨树等景观树,丰产林面积达亩。如今的黄河畔,水美、河畅、天蓝、岸绿,更具自然之美的生态风貌逐步塑成。

乡村联建联兴

  以优势产业、特色农业、乡土产业为重点,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逐步形成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聚集、多业态发展格局,是建设黄河沿岸生态美丽宜居乡村的重要抓手。

  依托北纬36.5°黄河风情带独特的生态资源和地理优势,立足农村发展实际,文昌还探索了一条党建引领“跨村联建”的发展之路。通过“黄河新梦”联合党委的成立推动项目打捆使用、土地规模流转、产业连片开发,让优势资源实现整合,基础设施优化和配套建设同步实施,沿黄村庄共同探索打造一系列观光民宿、采摘美食、休闲垂钓等产业项目。

  以新五村泉新生态农场为例,原来的生态农场流转土地70亩,建有成鱼养殖池8个,年产成鱼12万斤,年销售收入余万元,每年安置剩余劳动力20余人,有效带动集体经济发展。联合体党委成立后,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以新五村黄河鲤鱼养殖产业和蔬菜种植合作社为载体,投资多万元扩建无公害再生池,并流转土地30亩种植有机蔬菜和瓜果,带动就业累计达30余人。

  再比如,西房村党支部通过与锦鲤养殖基地达成合作的方式增加土地流转规模,在打造提升基地周边环境的基础上,建设民宿、农家乐,预购置3辆观光车,将北纬36.5°黄河风情带打造成旅游观光线路,届时将带动联建村集体、村民的双增收。

  生态农业发展成为北纬36.5°黄河风情带沿岸村庄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下一步,以黄河鲤鱼为招牌的黄河美食餐饮业、信鸽小镇、采摘乐园、民宿乐园及民俗乐园等农文旅融合产业项目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让黄河风情带成为一条造福沿线村居的旅游线、生产线、致富线。

挖掘黄河故事

  加强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阐发黄河文化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延续历史文脉,传承文化基因,有助于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年,当地高标准建设了黄河文化广场,广场中央的“启碇奋楫”雕塑,外绕“水”字变形而成的缆绳,三面分别刻有“清”“济”“河”字样及船桨,整体体现了“清济浊河”的沧桑之变,蕴含着在百舸争流的时代大潮中,“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的精神。

  如今,文昌继续对黄河文化广场进行了打造提升,修建河岱亭供附近居民休闲娱乐,唱戏、锣鼓、秧歌、广场舞等各类文化活动在此处轮番上演。建设黄河诗林,增设了反映黄河两岸民生的文化雕塑,依托黄河法治文化广场这一阵地开展“沿着黄河去普法”活动……北纬36.5°黄河风情带逐渐成为黄河岸边一条展示黄河文明与河道生态的文化廊道。

  目前,展示黄河岸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文化记忆馆正在加紧规划,占地㎡的黄河鲤鱼文化馆也将在未来两年内建成,届时将有效推动黄河民俗文化传播,让人们留住乡愁、记住乡愁。

  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大河之畔乡村美,美在生态、美在产业、也美在文化。

(闻晓清)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fery.net/afhzz/916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