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狂欢节第三季#有谁会不知道鲤鱼在中国文化的意义呢?人们常说“年年有余”,最开始便是北方人的餐桌上那一尾过年不可缺少的鲤鱼,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吃鲤鱼也不是新鲜事,因此对鲤鱼的选择要求更高了。
在北方人看来,野生的黄河鲤鱼最值得购买,价格昂贵。市场上卖的黄河鲤鱼大部分是人工养殖的,价格比较稳定。而野生黄河鲤鱼稀少的原因,正是渔民的过度捕捞、水利大坝修建和水质污染。
虽然名声在外,但黄河鲤鱼鱼目混珠的现象严重,不容易分辨,不少商家会把人工养殖的鲤鱼放进黄河里当一回“洗澡鱼”,卖出高价。人们如何区分野生黄河鲤鱼和人工养殖鲤鱼?
渔民会告诉你,黄河鲤鱼的特征是金鳞赤尾,体型梭长,没有土腥味,肉质紧实。不过,符合这个外观的鲤鱼实在太多,而且黄河经过的流域也很广,陕甘宁、河南、山东,甚至内蒙古地区都能推出黄河鲤鱼,北方人都分不清,更何况是南方人。
南方人是不爱吃鲤鱼的,因为鲤鱼的土腥味实在太难烹饪,相较之北方的鲤鱼,南方鲤鱼口感差劲,肉质松散,腥味重,即使只需要1年时间长成,但味道也远远不如两三年长起来的北方鲤鱼。
过多的调料掩盖住鱼肉本身的滋味,不符合南方人吃鱼的习惯,无论是内陆的重庆、四川,还是沿海的广东、福建,都有比鲤鱼更好吃也更便宜的鱼类,比如青鱼、鳊鱼、鳜鱼、鲮鱼等。
顺带一提,在北方地区鲤鱼也有“高低之分”,黄河鲤鱼卖得贵,长江鲤鱼卖得便宜,因为普通鲤鱼在长江生长泛滥,价格低廉,市场售价也就3元/斤,简直可以说是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