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在这个科技爆炸的时代,寄「年贺状」(新年贺卡)依旧是日本人每到新的一年就必做的例行公事。但这项例行公事不单纯只是非做不可的麻烦事,还包含着更多情意与巧思。他们自己设计、照相、手作、拼贴,展现各种个人风格,就连邮票搭配都很用心。发送贺年卡才是一般民众一年的最终且重要的大事。
年贺状的由来
新年时期提着礼物亲自挨家挨户拜访,称为「年回」,社会复杂化,亲友分布越来越广,无法亲自登门拜访时,就改由贺年书信来表达新年寒暄及感谢,明治维新之后成立邮政制度,于明治五年开始发售明信片,大家渐渐开始大量使用明信片来寄送贺年心意,最后成为了日本社会根生蒂固的文化习惯了。
年贺状的寄送时间
每年的12月15日,日本的邮局开始接受贺年卡的投邮,12月15日开始至新年的1月15日,各个邮局及街角的邮筒特别开设专用投邮口,邮差收回贺年卡整理后,即分送收件人的所在邮局内暂时保管,元旦的早上,各地的邮局加派邮差,将贺年卡送到各家庭;但这仅限于28日为止投邮之贺年卡,这之后投邮只能在元旦后陆续收到,习惯上一般民众期待着,元旦早上邮差的来临,捎来朋友新年的问后,所以大家尽可能的在28日前将贺年卡投邮。
贺年卡分官制即邮政省发行及民间印制的两种,就是平常的明信片印制隔年的生肖为基本图案,差别的是民间印制贩卖的图案比较花俏,官制的优点是邮票已印刷上,即先付好邮资所以不须要另贴邮票,而且最大的卖点是正面下方印着序号,1月中旬会举行抽奖,依此号码对奖,当然自家对奖的贺年卡,来自收到的贺年卡,最小奖有邮票两张,大奖是家电等;
官制贺年卡也分两种:背面完全空白的,或是背面左下印有生肖图案及吉祥图案;除邮资外还需少许的印刷费,购买后随自己的喜好加上些祝贺词或近况等;以前都用手写,时代的进步已经改成用电脑来处理,甚至有处理的软体,那软体的名字叫笔王取得很贴切吧!不仅可书写文字也有图片档,12生肖的图案等等,及收信人的基本资料,说真的很好用,比起当年用写的可方便多了,而且可加上家族的照片等让朋友也能分享,还有这一年结婚的新人们,也会在此时写贺年卡向亲朋拜年,当然卡片会印刷结婚时候最满意的照片给朋友分享。
另外若一年中家有丧事的话,就须在11月初先行写丧中明信片告知朋友们,因守孝所以新年无法拜年即不发贺年卡,收信人就知道12月15日也不发出贺年卡,丧中的明信片通常请印刷厂代印,整张明信片只有黑白两色,写好后拿去邮局寄的时候,邮局会给你丧中特制邮票,图案是一只白鹤,颜色也只有黑白两色而已,深深感受到丧家的哀悼情绪。隔了一年后,又恢复往年一样互送贺年卡。
除了拜年以外,更有意义的是每年一次,将自己的近况透过贺卡捎给远方的友人、师长、同学,还有将感谢的心转达给平日工作的同事伙伴。
举个实例:公公生前的友人,每年保持与我们互送贺年卡,但却很少谋面,从卡片的问候知道彼此的近况,去年元旦收到卡片,上面写着:
他夫妇已90高龄,在世之前想要见外子一面,收到贺年卡后外子立刻电话联络。
时值过年友人的女儿们也从东京回娘家,初五我们找了一家料理店聚餐,长辈吃了炒米粉、香肠、乌鱼子等,度过了几小时愉快的时间,也让他们达成心愿,意外的小小之贺年卡带来满满的温馨。
年賀状の書き方の基本(新年贺卡的基本知识)
表面:
正中央为收件人的名字,右方为收件人地址及邮递区号。左方为寄信人地址及姓名。记得邮票下方要有红色年贺两字,才会被归类为年贺状,并在元旦当天被寄达收件人处。
里面:
贺词—谨贺新年、恭贺新年、贺正、迎春等
芳情—昨年承蒙您的照顾(昨年は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交谊—新的一年也请多多指教(今年も宜しくお愿い致します)
日付—年号日期(西元年或日本年都可以,但不要重覆)
年贺状的注意事项
1.书写贺词不需加标点符号,且贺词择一写就好不要重覆,给长辈或上司的要用四字的贺词较有礼貌。
2.去年为忌讳之语,要用昨年或旧年中。
3.直式书写时,数字要用汉字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