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有不少人转发“锦鲤”以求得心想事成的好运,这是风靡至今的“潮流”。无论是被称之为“锦鲤”的人,还是锦鲤本身,都已经成为“幸运”的代名词。那么为何锦鲤成为了好运的象征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与锦鲤有关的历史吧。
一起来看看锦鲤的历史吧锦鲤其实就是鲤鱼,跟金鱼就是鲫鱼道理一样,在分类学上并无差异,只不过后来经日本人人工培育,花色和形态出现了变化。锦鲤最早原产地在中国,差不多都是清一色的红色和金色。中国是最早饲养鲤鱼的国家,在三国时期鲤鱼被引入日本。
红鲤想必大家都知道鲁昭公赐孔子鲤鱼的故事。这也是孔子儿子名为孔鲤的由来。唐朝诗人陆龟蒙,就曾在自己的诗中首次使用“锦鲤”这个词。也许那时候不同花色的锦鲤就已经很流行了?
“鲤跃龙门”寄托了美好祝愿其实并不是,由于当时皇帝的姓“李”同“鲤”是同一个音,也因此,禁止民间养锦鲤,即使不小心抓到了,也要立即放生,否则,就会有杀头的危险。因此养锦鲤并未在唐朝兴盛起来。
到了宋朝,人们觉得,鲫鱼似乎要比鲤鱼更好看,于是鲫鱼便作为新兴的观赏鱼诞生了。
金鱼北宋时期,由于稀有的“红鲫”(也就是金鱼前身)经常作为佛教的放生用鱼因而得到了保护,数量才得以增多。南宋时期,宋高宗赵构十分喜爱金鱼,在德寿宫建了不少金鱼池。因而带动一波潮流,引得不少文人士大夫们竞相模仿。《梦梁录》有言:“鱼活儿行,以异样龟鱼,呈献富豪”。也就是说由这风气还催生出了养鱼、卖鱼的职业。岳飞之孙岳珂所撰的《桯史》中还记载着这样的话:“今中都有豢鱼者能变鱼以金色鲫为上鲤次之”。这里就看出人们对于金鱼的偏爱。
而在日本,江户时代之前,鲤鱼仅仅作为食物而存在。
年兰木五助培养出名为五助更纱的红白锦鲤,这才标志着现代锦鲤的真正诞生。后续两百年,日本人便不断培育出了不同花色的锦鲤,什么葡萄衣啊,羽白啊,黄鲤啊,这些个漂亮的锦鲤都由此出现了。而他们不远千里从中国引进鲤鱼,就是为了培育出不同花色的锦鲤。而一条花色极品的锦鲤,价值就能上亿,这种几率也并非信手拈来,也难怪要成为“幸运”的代名词了。
色泽艳丽的锦鲤在日本诞生看到这里的你,已经是幸运值满满的“欧皇”了。不如转发一下这篇文章,让这些锦鲤产生的好运来伴你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