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与烹饪调味上古人香生活10

北京看白癜风的 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我国的香食文化源远流长,香羹、香饮、香膳从上古延续至今。

作为去腥解*、增进食欲、增加食物清香的调料,人们将芳香植物使用在酱、卤、烧、炖、煮、蒸、煎、汆等烹饪方法中。

桂花糖、梅花粥、苍耳饭等芳香食物都是中国古人的发明创造。

苍耳

从文献记载来看,将芳香材料运用到调味增香中,可追溯至上古时期,那时椒桂等芳香植物已被使用。

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香料的使用已经比较多了。

西周时期的《诗经》对花椒、甘草等近六十种芳香植物的生长、采集与使用状况在相关诗篇中都有记载。

战国以后,随着园圃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芳香调料认识的深入,香料品种逐渐丰富。《周礼》、《礼记》记载这个时期可用于蔬菜与调味的芳香植物有芥、葱、蒜、梅等,专用于调味的辛辣芳香料主要有花椒、桂皮、生姜等。当时人们主要是直接食用这些芳香植物。这一时期所用香料都是中国原生的本土香料。

汉至南北朝期间,在陆上丝绸之路开通的同时,域外食用香料与饮食文化也传入中国。调味香料品种丰富起来,除了本土香料外,孜然、胡芹、胡荽、毕拔。胡椒等域外调味香料也多有使用。

《齐民要术》记载的制作“五味腩”、“胡炮肉”“鳢鱼汤”等食物中,都使用本土与域外香料进行调味增香。

唐宋以后,中外交流活跃,东南亚及西亚各国基本都与中国有贸易活动,砂仁、茉莉、豆蔻、干姜、丁香等可使用香料随着朝贡或贸易等方式传入中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fery.net/afhgx/299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