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时候,澳大利亚并没有兔子,是英国人托马斯·奥斯汀为打猎取乐带去了兔子,然而因为这片土地上没有兔子的天敌,使得兔子在澳大利亚泛滥成灾,将数万平方公里的植物啃个精光,这就是典型的生物入侵,影响特别恶劣。
而小龙虾在我国也属外来物,原产于北美,年,龙虾由日本传入了中国,日本最初是将其当作是饲料或是宠物,但我国认识到小龙虾的食用价值后,从此麻辣小龙虾、蒜蓉龙虾等成为了备受欢迎的食物。
入侵美国的“地狱鱼”则是乌鳢,俗名“黑鱼”,美国最早发现黑鱼是在年,但黑鱼是如何进入美国的,已经无从知晓。
都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黑鱼喜欢隐藏在水草或是其他能够隐藏的地方,待小鱼、小虾游近后便会发起攻击,而一条0.5千克的黑鱼能够吞下一条克的草鱼或是鲤鱼,并且乌鳢还能够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名,具有很强的跳跃力。
黑鱼的性情凶猛,而且贪食,甚至会自相残杀,能够吞下体长为本身三分之二的同类,在天然的水域中,乌鳢常会吃掉湖泊或是池塘中的其他鱼类,不过当水温低到12摄氏度以下的时候,就会停止捕食。
乌鳢被引入美国后,给美国水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更何况黑鱼的繁殖能力强,结果可想而知,据美方媒体的报道,马里兰州是黑鱼灾害最严重的地方,甚至造成一些河流中原本繁盛的鲑鱼绝迹。
因此美方将此事称为“黑鱼风波”,也将这种黑不溜秋、凶猛的鱼类称为“地狱鱼”,还被当成了怪物拍成电影《科学怪鱼》。
而黑鱼在我国分布广泛,除了西部高原地区外,长江流域至黑龙江流域的广阔地带均有分布,不过我国食用黑鱼的历史也十分悠久,在年前就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了虫鱼上品。
黑鱼的骨刺少,含肉率高,并且营养丰富,比鸡肉、牛肉所含的蛋白质更高,并且具有药用价值,是中药药材。
《神农本草经》也是迄今为止已知最早的中药学著作,书中将黑鱼称为鳢鱼、蠡鱼等;成书于年的《本草图经》称“黑鳢鱼”;成书于明代的《滇南本草》则是称其为“乌鱼”,此外黑鱼还被称作过“黑火柴头鱼”。
大约撰于9世纪的《食医心鉴》写有:“治十种水气病,鳢鱼一头,重一斤以上,熟取汁,和冬瓜、葱白作羹食之。”
“水煮乌鳢”则是一道有名的川菜。
战国时期人物孟子在《鱼我所欲也》讲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讲的是好东西不能拥有太多,孟子以鱼、熊掌举列,也间接表明了当时的饮食选择。
熊掌在我国古时同样是一个中药,成书于五代时期的《日华子本草》中写有:“可御风寒,益气力。”但由于人类滥捕滥杀,使得黑熊在今天沦为了濒危动物。
入侵美国的“地狱鱼”,被当怪物拍成电影,却被中国吃货端上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