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鱼滑溜且怕人,尤其是大鱼,往往会藏在水底深处。
然而近日却有珠海网友在一条小水沟里发现大量大鱼静静地趴在水底,有人靠近也不藏匿消失,并且数量不少……
水沟里许多“大头黑鱼”藏身,清晰可见
水深不到膝盖的水沟里,一条条的大鱼清晰可见——这是珠海网友何先生近日拍下的画面,这少见的一幕让他颇为吃惊。
毕竟过去这些年里,珠海市内的许多河道水沟环境并不算太好,往往只有罗非鱼、清道夫等生存其中。
珠海的河沟里大鱼如此之多?而且这些鱼看起来满身斑纹,有些像是黑鱼,但鱼头粗大、鱼身纤细,似乎又与常见的黑鱼有些不同。
原来,这些“大头黑鱼”就是近年来入侵势头凶猛的线鳢,俗称“泰国黑鱼”。
(据说因最早从泰国引入而得名,但长江君并未查询到相关文献有记载)
线鳢在珠海已“泛滥成灾”?
“……我就沿着(水沟)走了十米不到,就看到好几条这个鱼……感觉(这个鱼)很多了,我都钓到好几回了”
这位珠海的网友何先生吃惊的表示,他在珠海生活了很多年,也喜欢钓鱼,但以前并没有见过这种鱼。
然而,今年一开春,忽然发现“河里似乎都是这种鱼”——难道说一年的时间里,线鳢就已在当地的河沟水域里泛滥了?
其实,看过长江君往期关于线鳢入侵文章的朋友就知道,这就是“典型的线鳢入侵轨迹”:线鳢出现后,往往只需短暂的“潜伏期”,其种群就迅速爆发。
潜伏河道的线鳢在云南是如此,在广西、广东也是如此,线鳢的强大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实在令人触目惊心。
从这位当地网友反映的情况来看,说线鳢在自然水域里已或许泛滥成灾还不至于。
下水就能直接捉到但长江君相信,如果没有专门针对线鳢入侵的控制手段,这种“泰国黑鱼”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前遍布珠海各处河道、水沟,将会大概率发生。
线鳢的生态危害必须警惕
说到汹涌而来的外来物种,可能一般人的印象还停留在罗非鱼、清道夫、巴西龟这些“老牌”入侵物种上。
然而关心生态的朋友就知道,线鳢入侵并迅速繁衍开来,正在越来越多的地区上演。
在西南和东南地区,线鳢越来越常见而因为线鳢是一种“实打实的肉食鱼”,因此对本土野生鱼、各类水族恢复,将是一个巨大的阻碍。
也就是说其潜在生态危害性,可能将超过罗非鱼、清道夫等,不难想象,线鳢鱼群多的地方,即使投放大量的本土鲫鱼、鲤鱼、鲢鳙鱼苗,也会被它们迅速吞食……
一旦出现就很难治理
线鳢生态破坏力大,但令人担忧的是,线鳢习性凶猛,甚至连本土黑鱼都不是它们的对手(虽然黑鱼体型更大),可以说完全没有天敌。
因此治理线鳢,从目前来看,除了定点捕捞这种对江河生态“自损八百”的人工方式,似乎没有其他更有效的手段……
(主要是线鳢不仅凶猛,而且肉质绵软难吃,吃货们也不感兴趣)
不过,有网友提出建议:可以效仿日本琵琶湖巨型垂钓节,来清除美国大嘴黑鲈的做法。
比如在线鳢种群较多的地区,可以设立一些奖励,来鼓励钓鱼爱好者去钓这种鱼……
线鳢凶猛贪吃,容易垂钓线鳢本身凶悍贪吃,确实较容易垂钓,这个提议似乎颇为“靠谱”,但执行起来不知道会不会有其他“副作用”——比如其他的野生鱼、水族也会被大量钓走等等。
朋友们,你们怎么看?当地有没有线鳢入侵的现象发生?
#钓鱼#